网站导航:云南高一历史期中考试(2018年上半年)试卷带解析及答案>列表1

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明代废除丞相以前的著名丞相及其权力

时期

代表人物

拥有的权力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

东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



材料二明代废除丞相以前的著名丞相及其权力

时期

代表人物

拥有的权力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

东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




材料三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于丞相地位的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1)明清以前(汉、唐、宋)为实现材料一中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采取了哪些措施?
(2)为解决材料二、三所反映出的矛盾,明清两代各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并说明其反映的本质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

题目:

我国港澳问题的成功解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是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资本主义国家力量的削弱
C.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 我国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题目:

“文革”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联”,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B. 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
C. 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D. 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

题目:

董必武于1961年写的“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的“会上逢”地点是
A. 上海
B. 广州
C. 武汉
D. 北京

题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其直接出发点是
A. 维护共和政体
B. 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C. 使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D. 发展资本主义

题目:


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题目: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 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
C. 二者在经济纲领上是相互矛盾的
D. 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要求

题目:

(题文)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主要原因是
A. 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
B. 苏联对中国的帮助
C. 英美对国民政府的帮助
D. 中国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题目:

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A. 《血战台儿庄》
B. 《血色雄关:太原会战纪实》
C. 《百团大战始末》
D. 《热血忠魂:抗日名将张自忠传奇》

题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瓦窑堡会议的召开
C. 国民政府发表八一四自卫抗战宣言
D. 国民政府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题目:

“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三元里抗英斗争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题目:

清朝为近代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 因地制宜,各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御史台
C. “改土归流”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D. 设置理藩院,加强西南地区管辖

题目:

我国当前实行的省制开端于
A. 唐朝
B. 西汉
C. 元朝
D. 秦朝

题目:

阿倍仲麻吕是日本著名遣唐留学生,负责接待遣唐使的部门应是
A.礼部
B.户部
C.工部
D.刑部

题目:

《水浒传》中枢密使童贯的职能是掌管
A. 民政
B. 军政
C. 行政
D. 财政

题目: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是我国旧式婚礼中的惯常礼仪。这种“敬天法祖”民俗出现的制度因源可追溯到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礼乐制

1
16条数据

其它类目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