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5·12”汶川地震灾情出现后,党中央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部队在积极投身抢震救灾斗争的基础上,继续支持受灾地区搞好恢复重建,为夺取抗灾救灾全面胜利作出更大贡献。广大官兵在参加抢险救灾同时,还积极开展医疗救助、扶贫帮困和爱心捐助活动。这体现了中华民族()
①团结统一的精神②爱好和平的精神③爱国主义精神④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题目:
中国经济的腾飞有目共睹,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中国元素也在全球商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时,开始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吉利汽车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用原汁原味的京剧脸谱做表演,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驻足;王老吉在自由女神像之下,用中国式的“红”,邀请世界人民光临北京奥运会,吸引了诸多美国人的关注。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国元素在全球商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原因。
题目:
.材料一中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注我国“十二五”规划的中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达到5%以上的规模。
材料二从全球市场范围看,美国影视产品已取得绝对优势地位。为挺进中国庞大的电影消费市场,近年来,美国大片越来越注意植入中国元素,《功夫熊猫2》正是以丰富的中国元素加上一个奋斗励志的主题,看似简单的题材,通过大胆而奇妙的情节想象,有趣、夸张的个性角色造型,巧妙的情节联合,让影片充满无尽的趣味性。据统计,《功夫熊猫2》在我国的票房已超过6亿。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
(1)你从材料一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并阐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意义。(11分)
(2)结合材料二中《功夫熊猫2》取得票房成功的经验,请你为提高我国动漫产业的的竞争力支招。(6分)
题目:
2005年以来,两岸炎黄子孙融通中华民族的聪慧睿智,融化半个世纪的坚冰,重新开启了两岸政党交流的大门。为改善台海关系,推动两岸的和平发展,大陆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向和平与合作的方向发展,前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新民党主席郁慕明也对大陆进行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访问。这体现了
A.台海两岸已经实现了统一
B.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
C.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精神
D.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题目:
“素质是立身之本,技能是立业之本”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广州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全、选手最多、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全国性技能竞赛盛会2557名选手在86个比赛项目中切磋技艺、展示风采,97名技能“高手”脱颖而出,荣获金牌。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彰显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性
②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交流融合
③增强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自豪感
④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90后”钳工小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走出校门后,他扎车间,刻苦钻研,以精湛的技术为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做闪光的金子、品奋斗的甘甜”,小曹的奋斗青春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获得的荣誉越多,人生的价值就越大
②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③有意义的人生总是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相关联
④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收获成功的幸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目:
近代中国,无数志士仁人探求救亡、图强的道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8周年的当天,香港、澳门多家报纸或发表社评,或以套红的国庆专版刊载庆祝文章;最近,我国许多学者专家积极编修台湾文献史料,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台湾历史及两岸同源一体的文化历史渊源。上述事例表明
①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
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④社会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①④
题目:
材料一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实验。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发射升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在长期的奋斗过程中,广大科研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培育和发扬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材料二越是伟大的工程,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就越多。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技术极为复杂、难度极大的工程,需要许多高新技术的支撑。我国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载人航天工程再到月球探测工程成功,整个过程历经困难和挫折,而每一次发射都进一步优化,每一次飞行都有所完善改进,每一次空间实验都有新的收获和突破。
(1)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回答,材料一中的两种精神蕴含的共同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2)联系材料一、二,说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题目:
主张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去了民族自信心,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心甘情愿地接受异族文化的“同化”。这种观点属于
①守旧主义②民族虚无主义③封闭主义④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题目:
材料一2008年春节前夕,我国南方遭遇了50不遇的冰雪灾害。同样是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不论是在雪灾、还是特大地震灾害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勇于奉献,凝聚空前聚在民族力量,展示了可歌可泣的伟大民族精神。
材料二2008年9月25日,神州七号搭载着翟志刚等三名航天员再一次带着中国人飞天的梦想奔向万里高空,圆满完成了出舱活动,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太空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呢?
题目:
材料一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多难兴邦”。无论是冰雪灾害,还是汶川地震,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面对灾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舍小家顾大家,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
(1)结合材料一,从哲学角度说明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题目: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解放军武警官兵、灾难救援队、医务工作者视灾情为命令,视时间为生命,视灾区为战场,迅速集结,紧急出动,吹响了立体突击的冲锋号,展开了风雨兼程的千里大驰援,亿万民众紧急动员向灾区提供援助,海外华人、同胞也积极以各种形式支援灾区。灾区人民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坚强,藏族、羌族、回族、汉族……人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族别。自觉配合政府调度,擦干眼泪,迅速投入生产自救中,众志成城,克服困难。
材料二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三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绕地飞行的神舟七号飞船的舱门并步入外太空,成功进行了30分钟的太空行走。9月28日“神七”成功返回地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极大的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振奋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精神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2)结合材料二说明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意义?
题目: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全面夺取了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在当代中国,大力弘扬和培育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华儿女责无旁贷。
辨析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弘扬时代精神。
题目:
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爱好和平C.团结统一D.自强不息
题目:
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航天员翟志刚身穿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从“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据此回答下题。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
①和谐统一②爱好和平③勤劳勇敢④自强不息
A.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题目:
“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合避干戈。自古盛世处安定,振兴中华同尽责。”海外华人的这首诗主要表明
A.“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B.稳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提条件
C.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D.实现祖国统一不能采取非和平方式
题目:
一首千百年来为无数海内外游子所传唱、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心声的乐府《游子吟》,牵出了中华游子文化节。2006年4月28日至30日以“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游子文化”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游子文化节在唐朝著名诗人孟郊故里浙江德清举行。这体现了
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B.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
C.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D.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题目:
材料一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日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题目:
今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雨雪冰冻、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它告诉我们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有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就能解决前进道路中的任何困难和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目:
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代从道德层面丰富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这表明
A.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爱国主义的主题
B.“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C.知荣辱是青少年道德追求的最高标准
D.“八荣八耻”是对伟大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题目:
我国把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此期间,教育部门要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这种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自强不息B.民族团结C.诚实守信D.爱国主义
其它类目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