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2020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市区中考一模历史考试>列表1

题目: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二: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六十年换了人间。 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西藏从此废除了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人民实现了翻身解放,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各项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白皮书》
材料三:“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
——十九大报告
材料四: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能拥有更加光明的前途,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光明网光明日报
(1)是谁最早开创了“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 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2)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在哪个朝代 由在中央设立的哪一机构直接统辖 “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哪一民族政策
(3)材料三中“九二共识”的含义是什么 中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一谈你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认识。

题目: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哪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战前,谁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战争中,在虎门炮台壮烈牺牲的广东水师提督是谁
(2)甲午中日战争后哪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列举一位在战争中因抗敌而牺牲的清军将领。
(3)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其目的是为了镇压哪场运动 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怎样的影响
(4)哪场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题目:

下列关于不结盟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结盟运动是美苏两极格局解体的根本原因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C.不结盟运动是一个与美苏对抗的军事政治集团
D.不结盟运动兴起后日益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

题目:

“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交通运输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这里的“新时代”是指
A.电气时代 B.蒸汽时代 C.铁路时代 D.信息时代

题目:

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的是
①种姓制度 ②金字塔 ③基督教 ④象形文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目: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 清华学堂 D. 黄埔军校

题目: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而进行的斗争是( )
A. 发动护国战争 B. 发动二次革命
C.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进行辛亥革命

题目: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哪些事件是他早年的革命活动
①成立兴中会 ②准备广州起义 ③成立中国同盟会 ④提出三民主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题目:

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了“大公鸡”。中国版图的缩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A. 英国
B. 日本
C. 俄国
D. 法国

题目:

下列对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B.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C. 阿骨打建立金 D. 成吉思汗建立元朝

题目:

下列官职中,哪些是宋太祖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所设置的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通判 ④转运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题目:

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 )
A.道法儒墨 B.儒道墨法 C.儒法道墨 D.墨儒法道

1
12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