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2008年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六)>列表1

题目:

第 1 题 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叫做( )。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内部抑制,D、外部抑制

题目:

第 2 题 反映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描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题目:

第 3 题 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

题目:

第 4 题 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题目:

第 5 题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个组块。

A、6±2,B、6±1,C、7±1,D、7±2

题目:

第 6 题 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

A、0.25-2秒,B、0.2-0.5秒,C、2秒到1分钟,D、5秒到2分钟

题目:

第 7 题 存储时间大概在O.5秒以内的记忆为( )。

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C、感觉记忆,D、工作记忆

题目:

第 8 题 存储时间至少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为( )。

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C、感觉记忆,D、工作记忆

题目:

第 9 题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

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

题目:

第 10 题 最早提出遗忘曲线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斯金纳,D、威廉·冯特

题目:

第 11 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

A、模象直观,B、实物直观,C、言语直观,D、想象直观

题目:

第 12 题 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B、差异律,C、活动律,D、组合律

题目:

第 13 题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

题目:

第 14 题 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题目:

第 16 题 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

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考试前复习,D、当天复习

题目:

第 17 题 以下属于理性知识的是( )。

A、表象,B、概念,C、规则,D、原理,E、原则

题目:

第 18 题 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像直观的是( )。

A、图片,B、演示实验,C、图表,D、模型,E、教学电影

题目:

第 19 题 陈述性知识主要回答(  )问题。

A、做什么,B、是什么,C、为什么,D、怎么做,E、怎么样

题目:

第 20 题 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  )三个阶段。

A、知识的认知,B、知识的获得,C、知识的复习,D、知识的保持,E、知识的提取

1
19条数据

其它类目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