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2007年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三)>列表1

题目:

第 1 题 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  )。

A、个体本能 ,B、外在环境 ,C、基因复制 ,D、肌体成熟

题目:

第 2 题 教育教学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题目:

第 3 题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反映论的观点

题目:

第 4 题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综合论的观点

题目:

第 5 题 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称为(  )。

A、关键期,B、机能期 ,C、发展期 ,D、差异期

题目:

第 6 题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笥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题目:

第 7 题 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来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Ⅲ页序性 ,D、不平衡性

题目:

第 8 题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A、主导因素 ,B、决定因素 ,C、物质前提 ,D、无关因素

题目:

第 9 题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霍尔 ,B、华生 ,C、高尔登 ,D、格塞尔

题目:

第 10 题 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题目:

第 11 题 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B、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 ,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题目:

第 12 题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乍主张(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教育万能论

题目:

第 13 题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    )。

A、内发论观点 ,B、外铄论观点 ,C、需要论观点 ,D、实质论观点

题目:

第 14 题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环境因素 ,B、社会条件 ,C、主观努力 ,D、成熟机制

题目:

第 15 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   )的。

A、学校 ,B、学生,C、国家 ,D、教师

题目:

第 16 题 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题目:

第 17 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题目:

第 18 题 誊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题目:

第 19 题 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题目:

第 20 题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1
20条数据

其它类目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