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2007年小学部分《教育学》模拟试题(二)>列表1

题目:

第 1 题 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

A、《论语》 ,B、《学记》 ,C、《理想国》 ,D、《雄辩术原理》

题目:

第 2 题 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题目:

第 3 题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题目:

第 4 题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题目:

第 5 题 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题目:

第 6 题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题目:

第 7 题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题目:

第 8 题 如果一个测验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果,那么这个测验(  ) 

A、信度较好 ,B、效度较好 ,C、区分度较好 ,D、难度适中

题目:

第 9 题 课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可以把课程分为(  )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C、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D、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

题目:

第 10 题 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A、专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职业教育

题目:

第 11 题 教学过程包括不同阶段,教师通过一定活动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过程和要求的阶段是(  ) 

A、领会知识 ,B、巩固知识 ,C、运用知识 ,D、检查知识

题目:

第 12 题 个别教师随意私拆、毁弃学生的信件、日记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

A、公正评价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题目:

第 13 题 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 

A、自愿性 ,B、强制性 ,C、规范性 ,D、随意性

题目:

第 14 题 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这两个生长高峰期内,他们的身高、体重 的发展速度比平时快得多,这种现象说明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题目:

第 15 题 《学记》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观点,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题目:

第 16 题 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校外活动

题目:

第 17 题 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题目:

第 18 题 我国对学生的义务做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法律是(  )

A、《宪法》 ,B、《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题目:

第 19 题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题目:

第 20 题 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  )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1
20条数据

其它类目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