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2019-2020年初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北京市十一学校)>列表1

题目:

题目二:假如你是一双鞋子,会有怎样的经历从鞋子的角度,会看到怎样的社会人生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目:

题目一:阅读艾青的《镜子》,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镜子
艾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
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酩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会有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目:

阅读《五台山的白杨》,完成下列小题。
五台山的白杨
陈奕纯
①人世间最美丽的是什么?一眼之间的美容易发现,然而凡是大美,总是无形地隐藏在事物的深处,必须用心深谙其神韵。
②在豫中平原,在黄河古道,你常会一眼看到广袤的成片成林的白杨树,旗帜一样飘扬在大地上,尽情地展示生命的蓬勃与妖娆,成为一道道景观。
③但是,最美的白杨树,在五台山上。
④近几年我更是频繁上山,对五台山的白杨树我情有独钟。
⑤殊像寺山门外的一大片开阔地上,那一簇高高的白杨,深深地吸引着我。这十六棵白杨树的根部禁地生长在一起,到半空后逐渐散开,越向上越疏放,远远望去,就像高高的香炉,更像盛开的莲花,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圣洁美丽。
⑥春天到五台山,你看到的是闪着油光、润含春雨的叶子,树杈里如筛子般透着光。夏日的白杨树碧翠葳蕤,摇啊摇,毫不懈怠地送给人们清爽。深秋的白杨树,没有干裂秋风的萧瑟,而像是遍山洒满了金子,铺天盖地。汽车从白杨林里穿过,那纯净的金色紧紧地吸引着你。山道弯弯,十米一景,一弯一色,白杨树像列队的士兵,在你的眼前翘首相送,送你的车倏然飞过去。道上的金子哗哗地随风翻卷,空中的叶子如蝴蝶般飞舞,一路欢歌,护着你的车送你下山。
⑦我为五台山的白杨树深深地陶醉。一座白塔,亿万片金色的叶子,把五台山装点得神圣无比,仿佛你来了就是好运就是吉兆,你离开时就将走向锦绣前程。
⑧如果你不亲临其境,何以能见到如此的繁华与铺张;如果你不亲临其地,静观其盛,怎知世道人心,一体相融,一脉相承。
⑨我把发现美的眼仰视晴空,心中万里无云;我把美的视角投向深层,发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发现。人们对物质的铺张,是把有限的资源浪费殆尽,而大自然的铺张则是对众生的施与。如果我的眼睛承接了大自然的铺张,我心中的欲望就会淡化,就会消融,我看世界的视角就会不一样。
⑩仰望白杨树,看它铺展在空中的华美,我的心如清风中绽放的睡莲,芬芳弥漫,随之一股豪迈的气息,在胸间激荡升腾!我多么想铺展开一块硕大的画布,把眼前的大美,淋漓地挥洒出来!
是的,大自然,天地人心,多少的大美就在那里,心,打开了,就能够得见。此刻,我的身心都是张开的,我在这里,一切入目的都有了别样的大美……
我一个人,顺着一条峡谷,往远处行走。一条清静的河,河里白色的、灰色的、青色的石头,被水洗刷得细腻圆润,纹理可见,静候在那里。那是一层层的年轮,我的手抚摸着那石头,玉一般的清凉。哦,我是在这里抚摸着时光的沧桑。
我走出了草木葱茏、河水轻盈的山谷,我奔向高高的大台。这里没有喧哗,没有言语,人们都在悄无声息地走,一个人,两个人,或是三四个人默默地走。而他,三步一卧,犹如婴孩扑向母亲的胸膛,他的肢体,匍匐在大地上,目无外物,那肃穆,那谦卑,只向天地……行走的人,被他慑住,痴痴地望着,手中端着相机,竟忘了把镜头对向他。似乎他的身上有一股威严,有一股子不可窥测的神圣……人们,只静默地看他,生怕惊扰了什么,亵渎了什么。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人在无声的时候,是在走向回归,是从喧嚣的热闹中反观自身。这行走在路上的人,是走在朝拜的路上。人的朝拜,无不是拜望自己的内心,无不是看看自己,人是多么需要看看自己!人在寻找、在探询自己的时刻,就是向静、向善、向美朝拜的时刻。
五台山,就是这样的地方,这里的宁静,这里的氛围,让人慢下来,静下来,让人的心打开。打开,才能够张眼看天地大美;打开,才能够看透世道人心的良善。因而,我才看到了那十六棵白杨,我才能够看到一坡一湾的白杨。它的根脉深深地抓向大地,才有飞扬于云霄间磅礴的大美。是啊,只有心向下,只有那匍匐大地的谦卑,才能够倾听天地人心的丰厚与沧桑。只有在这里,才有这样的感叹:红尘中,为了名与利、欲与望,忙忙碌碌,挤压的是我们的神经,愧对的是我们的生命。
我每来一回五台山,心就有一次醒悟和提升。所以,我一次次地登临五台山,一次次地仰望这里的白杨。很难说,我是来看风景,看树木,还是来看什么。
所以,我别离,我不招手,不回头,我掉转身,离去。
因为,我知道,我还会来,来看五台山的白杨,看白杨俯瞰着的一切……
(有删改)
【1】第②段写豫中平原、黄河古道的白杨有何作用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突出白杨树“尽情地展示生命的蓬勃与妖娆”的特点。
B.衬托五台山白杨具有“必须用心深谙其神韵”的大美。
C.为了说明这两处白杨也有“隐藏在事物深处的大美”。
D.为作者的“一眼之间的美容易发现”这句话提供依据。
【2】文章第⑥段的画线句子极富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3】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我每来一回五台山,心就有一次醒悟和提升”的原因。

题目:

读书,可以逐章阅读,也可以根据专题进行选择性阅读。请你从阅读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你的专题阅读报告提纲。(提纲不少于3个方面)
专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纲: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

阅读文言文《岳阳楼记》,回答问题。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各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朝晖夕阴(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万国来朝(成语)
无案牍之劳形(出自刘禹锡《陋室铭》/山岳潜形(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B.为人谋而不忠心乎(出自《论语》)中的《学而》/或异二者之为(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微颔之(出自欧阳修《卖油翁》)/微斯人(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C.属予作文以记之(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静以修身(出自诸葛亮《戒子书》/静影沉璧(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D.去国怀乡(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国人道之(出自《吕氏春秋》的《穿井得人》)
同予者何人(周敦颐《爱莲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2】下面字句翻译和理解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过了第二年,也就是第三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理解:“政通入和,百废具兴”,写出了滕子京的政绩,也是他重修岳阳楼的原因,表明作者对好友在遭遇贬谪后仍积极治理政事并取得成绩是十分赞赏的。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翻译: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理解:此句设定了全篇的写景范围,说明作者写景将以洞庭湖为描写对象,因为对于岳阳楼的描写“前人之述备矣”。
C.沙鸥翔集,锦鱗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翻译: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舞,时而停歇,五彩(美丽)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与洲上的芷草、兰花,茂盛并且青绿。
理解:“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与上一段的“虎啸猿啼”形成对照,同时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和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春天白天的美丽景色。
D.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翻译: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一定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理解:本段,以“嗟夫”开启,一声长叹之后,用一个设问句转入议论,“何”是关键字眼,说明作者不赞同上述两种人的表现
【3】上文提到了古仁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做法。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屈原和王安石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一)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史记·屈原列传》
注释:①顷襄王:名熊横,公元前298年至前262年在位。②子兰:芈姓,熊氏,名子兰,楚怀王幼子、楚顷襄王之弟。③令尹: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链接材料二)
(王安石)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分下。
《宋史·王安石传》
注释:①参知政事:官名,相当于副宰相。②上:皇帝。③经术:经理学术,经术学问。④四十余辈:四十余人。

题目: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创作背景)李白奉诏入京,担仼翰林供奉。他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诋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被撵出了长安。李白的《行路难》共有三首。这首诗是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李白离开长安时所作。
【1】后人评价李白在本诗中抒发的情怀:“虽悲愤却不乏豪迈,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请结合诗句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2】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D.怀旧空昑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题目:

古诗默写
(1)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仁在其中矣。”《论语》
(2)“雪”是诗文中常出现的意象,请写出《沁园春·雪》《湖心亭看雪》中表现广阔雪景的语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雪》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心亭看雪》

1
7条数据

其它类目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