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广东2019年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同步练习>列表1

题目:

泡菜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食品,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检验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体摄入亚硝酸盐过量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下表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影响”得到的数据,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发酵天数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4%(1号坛)

1.6

3.2

3.8

3.5

3.4

3.2

6%(2号坛)

1.2

5.5

4.0

1.8

1.2

1.2

8%(3号坛)

0.5

2.0

1.8

1.3

1.5

1.2


(1)由实验数据可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而呈现的变化趋势是______。为避免制作的泡菜危害人体健康,应该_____。
(2)制作过程中所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制作时将备好的原材料和盐水按一定的比例装坛后,泡菜既要加盖,还要用来封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该试验中除了盐水浓度不同外,蔬菜的品种、重量、处理方法以及所加调料都要_____。
(3)兴趣小组在25℃测定的各发酵天数的亚硝酸盐含量都低于15℃时测定的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在较高的温度下,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分解______产生大量______,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繁殖。

题目:

提起《昆虫记》人们会想起“迁徙的蜘蛛”“会唱歌的蟋蟀”,还有“勤劳的蜜蜂”等十分有趣的故事。
(1)上述三种动物均属于______动物,体表都具有坚韧的、防止水分散失的______但其中只有两种动物属于昆虫,具有______对翅、______对足等特征,它们是______和______。
(2)“会唱歌的蟋蟀”在繁殖期间凭着本能“唱歌”以吸引异性。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属于______行为,该行为是由其体内的______决定的。
(3)“勤劳的蜜蜂”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分工明确,这符合_____行为的特征。当蜜蜂发现蜜源时,向其它的蜜蜂“跳舞”,这是蜜蜂通过向同伴传递信息。

题目:

具有“有花,两片子叶,叶脉一般具有网状脉”特征的植物是(  )
A. 水稻 B. 葫芦藓 C. 马尾松 D. 大豆

题目:

制作面包时加入酵母菌,烤出的面包松软多孔,这是因为酵母菌能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 ( )
A.二氧化碳 B.酒精 C.水 D.氧气

题目:

下列动物的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 蚂蚁大军有组织地牵往高处
B. 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
C. 羊群中的其他羊都会跟着头羊走
D. 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

题目:

细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下列各项中不是细菌生存所必需的是(  )
A. 氧气 B. 水分 C. 适宜的温度 D. 营养物质

题目:

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 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B. 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 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 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题目: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  )
A. 骨和肌肉 B. 关节和肌肉 C. 骨和关节 D. 骨、关节和肌肉

题目: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蝗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
B.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C. 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
D. 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题目:

下列哪项不是鸟类气囊的作用(  )
A. 散发飞行时产生的大量热量 B. 贮存空气,减轻身体比重
C. 协助肺完成呼吸作用,调节体温 D. 完成气体交换作用

题目:

我们平常剖鱼时,看到鳃部呈鲜红色是因为(  )
A. 鳃部结构中红色素最多
B. 鳃丝里布满毛细血管
C. 鳃盖上布满了毛细血管
D. 鳃部呈鲜红色的是它的心脏,充满了血液

题目:

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方法是(  )
A. 蚯蚓前端较后端粗 B. 蚯蚓前端较后端细
C. 蚯蚓的环带靠近身体前端 D. 蚯蚓的口在身体的前端

1
12条数据

其它类目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