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安顺市2019年高三历史下册高考模拟免费试卷>列表1

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崇祯年间所刻曾楚卿编《莆曾太史汇纂鳌头琢玉杂字》中40幅演戏对联中剧目

忠孝类

节义类

功名类

风情类

1.苏武:《牧羊记》
14.蔡伯喈:《琵琶记》
15.苏茧:《鹦鹉记》
16.刘殷:剧名不详
17.五伦:《全备记》
18.姜诗:《跃鲤记》
19.凯文:剧名不详
20.杨显:剧名不详
21.玉箫女:《玉环记》
22.刘锡:《宝莲灯》
23.朱寿昌:剧名不详
24.赵氏孤儿:《八义记》
25.蔡端明:《洛阳桥记》
26.三省半:剧名不详

15.孟道:剧名不详
27.杨氏:《杀狗记》
28.杨正卿:剧名不详
29.李彦贵:《卖水记》
30.文俊:剧名不详
31.王十朋:《荆钗记》
32.孟琰:剧名不详
33.包文拯:《包公案》
34.韩朋:《十义记》
35.冯京:《三元记》

25.薛仁贵:《白袍记》
36.韩信:《千金记》
37.曹彬:剧名不详
38.班超:《投笔记》
39.苏秦:《金印记》
40.刘知远:《白兔记》
41.吕蒙正:《破窑记》
42.傅春卿:剧名不详
43.薛登山:《薛家将》
44.文显:剧名不详》
45.朱买臣:《渔樵记》

36.《拜月亭记》
46.梁山伯:《同窗记》
47.陈三:《荔镜记》
48.薛荣:《合钗记》
49.《西厢记》

14种

10种

11种

5种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站合。)

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经济繁荣得益于强有力的帝国统治,帝国对于商业活动采取了务实政策,并能控制庞大的人口和广袤的土地,从而维持了一个长期的王朝中期繁荣。直到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出现很大的相似性,但正是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
材料二 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迅速崛起。赵鼎新认为西方崛起包含五个交叉重叠的历史进程。军事竞争(连绵不断的战争)和经济竞争推动下的强烈的理性化取向以及积累性发展。欧洲国家力量强大之后天主教世界的崩塌以及其他宗教、世俗形态的兴起。资产阶级在政治、军事、意识形态方面的纵深发展政府与商人联盟的存在:政府依赖商人敛财创收,以及维持殖民地的运作;而商人则仰赖政府的保护,以此进行市场扩张。
——摘编自赵鼎新《国家、战争与历史发展:前现代中西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中叶中国经济繁荣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东西方出现了大分流”的原因和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中叶中国最发达地区与英国经济发展的“相似性”。

题目:

王阳明认为:“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盖人求得心,则一切外在之标准悉丧失其威权,而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材料表明
A. 将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B. 继承了程朱理学的纲常礼教
C. 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
D. 为进步思潮产生奠定了基础

题目:

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下令在全国普查户口,编成户口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各户的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照人们的职业分为军、民、匠三大类、这一措施便于
A. 抑制土地兼并
B. 发展商品经济
C. 调和阶级矛盾
D. 强化社会控制

题目:

清顺治十八年,皇帝因爱妃去世痛不欲生,不理朝政。危急之际,孝庄太后令大臣们“改朱批,行蓝批(大臣经过商量,代替皇帝批阅奏章叫蓝批)”,处理国事。这说明
A. 皇权渐趋衰弱
B. 封建制度完备
C. 内阁作用突出
D. 君主集权加强

题目:

元朝中央政府重新划定了地方行政区域,原属东川地区的汉中不再归属四川,划给了陕西行省。河南又与原属安徽的淮河流域地区,合并为河南江北行省。根据材料,元朝重新划定地方行政边界的目的是
A. 扩大行省管辖范围
B. 提尚地方彳了政效率
C. 防止地方割据
D. 维护民族团结

题目:

1382年,朱元璋设立殿阁大学士,终洪武朝阁臣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1573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部权尽归内阁”、“威柄之操,几于震主”。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后期的内阁
A. 开始拥有独立的决策权
B. 已经威胁到皇权专制
C. 成为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D. 操控着军国大事议定

题目:

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继位,是为周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A. 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B. 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
C. 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
D. 宗法意识已日趋淡漠

1
8条数据

其它类目题库